魅力酉阳

     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,渝、鄂、湘、黔四省(市)在此接壤,是渝东南重要门户。全县面积5173平方公里,是重庆市面积最大的县,辖38个乡镇,人口85万,其中主体民族为土家族、苗族,还有满、彝、回、黎等16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.6%,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。这里山清水秀,人杰地灵,西面有滩急浪高的乌江天险;东面有被喻为“土家族摇篮”的酉水河和古朴的民风民俗。历史上,酉阳曾是2200多年的县府和八百年州府所在地,是明、清时代川东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,也是现今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分布区。2003年3月,国家文化部授予我县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(摆手舞)称号,2003年10月,重庆市授予我县“重庆市民歌之乡”的称号。

       一、历史沿革
       酉阳之地,古为《禹贡》梁、荆二州接壤之域。春秋为巴、楚两国交界之地。秦属黔中郡,汉为酉阳县地,三国属蜀汉,晋分属武陵郡及涪陵郡。唐属务州、思州地。五代后,为当地氏族所据,称酉阳寨。北宋属思州。南宋为冉氏土官地。元为酉阳州治,后升为酉阳宣慰司。明为酉阳宣抚司治。清置酉阳直隶州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“改土归流”,酉阳设直隶州,辖酉、秀、黔、彭四县。民国二年(1913年)酉阳废州为县,属川东道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属第八行政督察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于1949年11月,设酉阳专区,辖酉、秀、黔三县。1952年9月,撤销酉阳专区,三县划归涪陵专区。1983年11月,成立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1988年5月,划归黔江地区。2000年7月,黔江撤地区建区,酉阳自治县划归重庆市直辖。

       二、古朴的民族民间文化
       土家族、苗族是古老的民族也是英雄的民族,在强烈的生态压力下顽强地抗争,繁衍生息,铸造了山一般的民族体魄,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。
土家先民经历了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的历史过程,这三种崇拜形式构成了土家文化的基本架构。
       摆手舞。摆手舞是土家族最主要的标志性文化形态之一。是以摆手为特征的祭祀性舞蹈,是土家先民在进行图腾崇拜、祖先崇拜、土王崇拜和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。酉阳被称为“土家摆手舞之乡”。梯玛跳神。“梯玛”即土老司的土家语称谓,是土家人信奉的本民族“巫师”,是沟通人与神的中介。土老司是土家先民进行图腾崇拜、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的组织者、指挥者和具体实施者,作为土家原生文化模式的主要角色,土老司在婚丧嫁娶、摆手祭祖、敬神驱邪、治病消灾、祈求幸福吉祥等社会活动中,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。
       打绕棺。广泛流传在酉阳东部一带的“打绕棺”是一个集吹打与舞蹈于一体的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,她起源和适用于丧葬活动,是土家人在进行丧葬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,根据其舞蹈动律的基本特征,人们习惯上又称为“穿花舞”或“穿丧堂”。
面具阳戏。酉阳中、西部的面具阳戏起源于上古时期的“傩仪”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复合文化形态。它是在保留了傩戏面具的基础上,又融合了地方土戏和花灯唱腔的特色逐渐演变而成的。
       丰富多彩的山歌民歌与花灯。我县的山歌、民歌种类繁多,特色浓郁,源远流长。不论男女老少,都喜欢唱歌,有的唱现成的歌,有的触景生情,即兴而歌。我县的苍岭、井岗、后溪、可大等地是远近闻名的“山歌民歌之乡”,曲调以其高亢和优美而著称。花灯是我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,境内各地均有分布,且各具特色,其中尤以井岗的花灯最赋盛名,唱腔优美、曲调丰富。此外,我县还有蕴藏丰富的车灯、马马灯、高脚车灯、土戏、吹打乐等民族民间艺术形式,或高亢、或低徊、或激昂、或轻柔,汇成了歌、舞、乐的海洋。

       三、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       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,深入田间地头,挖掘、整理出8大类近2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并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三级名录档案体系,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利用。
自2005年以来,成功申报了《酉阳土家摆手舞》、《酉阳民歌》、《酉阳古歌》三个国家级名录以及《木叶吹奏》、《面具阳戏》、《哭嫁》、《西兰卡普传统制作技艺》等25个市级名录;把19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先后列入县级保护名录;成功申报了国家级传承人2名,市级传承人37名,县级传承人192名,2个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,2个非遗传承教育基地和1个非遗数字化展示厅,2014年,酉阳再次被命名为2014至2016年度 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       酉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,土家、苗、汉各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,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,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!